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?
专气柔致,能如婴儿乎?
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
爱国治民,能无为乎?
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
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经文妙解
载营魄抱一。
“载”就是承载,“营魄”是指我们的心,“抱一”即合一。把漂浮不定的心拉下来,让身心合一、清醒明觉活在每一当下。
能无离乎?
能不能身心不要分离?
专气柔致。
专,是指心不散乱。“气”就是“道”的神韵、精神,宇宙中的能量。就是跟“道”合一呈现出“道”的那种柔,柔到最高。
能如婴儿乎?
能不能回归像婴儿这样的纯真脸孔、纯真心灵?
涤除玄览。
“涤除”就是清洗、净化。“玄览”就是无形的心镜。“涤除玄览”:把我们心灵上的那些污垢、尘埃洗除掉。
能无疵乎?
心里能不能没有贪嗔痴的那些污垢?
爱国治民,能无为乎?
“无为”是无我无私。治理、服务百姓所作所为能不为个人,以整个百姓、大众的需要来考量?
天门开阖。
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巴、舌头、身体,还有大脑意识,是小我跟天地连接的一个门户故称“天门”。
能为雌乎?
“雌”是柔软、安详。在跟外境的历缘对境之中,能不能身心柔软?
明白四达。
明白了天地之道,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物也通达又能够有智慧、圆融去处理。
能无知乎?
“无知”是不跟人炫耀、没有我慢。为众生服务,能无我无私吗?
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道生养万物,但不会占为己有;生生不息地化育万物,但是不会认为自己很行又不主宰。这是道的特征特性,呈现出真正的阴德。
智慧分享
第十章就是在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,怎样来净化心灵、让我们污垢的心逐渐地清净。这跟宗教信仰无关,就像《大学》里所云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”都需要的。你掌握要领、核心:“从每个历缘对境、每个当下里面去体会道的特征特性”。很单纯地让我们的心宁静、沉淀,然后进一步去看清真理实相,减少我们人生运作过程的错误,就是这样。
“无为”的观念是: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去扰民;没有必要的就不要去做。如果百姓有痛苦,要协助百姓把这个痛苦去除掉。所选用的方式是解决事情,让事情能够越来越单纯化,越来越少事继而来到没事。所以,“无为”不是用自我意识去解决,结果越解决事情越复杂。就好像为了解决感冒用强烈的药物,看起来好像很快速可以解决,但是后面对身体的伤害跟副作用会让一个人的免疫力、抵抗力快速地衰退,又衍生出其它很多的疾病。老子希望我们做事情要越来越单纯化。
成长启示
回归到像婴儿的心灵跟一般小孩子有什么不同?
不同的就在于:小孩子没有经过人生的历练,所以欠缺智慧。我们有经过社会的历练,包括去体会真理、实相,这时候开启高等的智慧,就不一样。但是我们回归的是跟小孩子一样单纯的心灵。
你真的心灵越纯净,你一定是越快乐的。大人跟小孩子比起来,同样出去郊游,小孩子看到什么东西都很好奇,觉得很新鲜。大人却常常觉得:“这个没什么,那个没什么,这个没有什么特殊,这个不是我所要的!这个没有什么奥妙,我要躲起来去修,那个才是重要、那个才是对的!”真的都是背负着沉重的观念,然后一直在否定当下、否定现在。小孩子是活在当下、活在现在,他是“载营魄抱一”、在当下的,所以他们的快乐特别多。
为什么不同的心镜(境)会有不同的人生?
一、我们的心就是一面镜子。这里的三面镜子就代表三种不同的人。
最左边的心镜是肮脏、污垢、尘埃蛮多,凹凸、扭曲得很严重,但是当事人往往不知道。当透过孔子所讲的能“定、静、安、虑”这样净化、修身、养性的过程,它的尘埃、污垢会渐渐减少了,弯曲度也渐渐减少了。所以,就会来到第二面心镜(境)。第三面镜子代表老子所讲的,来到心很清静的世界。没有污垢、没有尘埃、没有染污。(如图一)
二、心镜是凹凹凸凸不平的,代表内心常常充满着自我所形成的那些贪心、嗔心、傲慢、主宰欲、或是自卑,有强烈的自我意识,自我意识越强,心镜的凹凸程度就越严重。就像一个哈哈镜是凹凸不平,
人一走到哈哈镜之前都扭曲变形。我们的心是一面凹凸严重的镜子的话,看出去的世界是变形的,但自己不知道。(如图二)。
三、你是你世界的源头。外境实相是同样一个,但是不同的心镜所反射出来的却是千差万别。
- 你心里面带有很强的成见来看实相,结果你看的是你内心所要看的角度,不是真正的实相。有很强烈的“自我的好恶”介入在里面运作。就像第一种,因为心灵凹凸很严重,他看到一只兔子好像看到魔鬼,兔子有那么可怕吗?
- 那些污垢、尘埃就是我们从小到大熏习来的很多习以为常的观念、知见,而错误的观念、知见就形成你生命的运作方程式,好坏、是非、善恶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,带给别人很多痛苦,自己也很痛苦。
-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真理、是正义、是对的。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,都是依自己的心镜下论断:这个是好人,那个是坏人;这个是对,那个是错;这是美,那是丑……没有那么坏,我们把它变成很坏。甚至当你遇到你所要的时候,他本来没有那么好,但是你会把他投射成:“我心目中的白马王子”!你扭曲了实相自己不知道。这是导致是非、冲突不断的根本原因所在,但双方当事人都认为错在别人,所以这是严重的问题。
- 老子勉励我们要洗涤、净化无形的心灵镜子,用客观、平等的心来看待万物(如图三)。
否则在外面的世界去论断别人的是非,都是在没完没了的二元对立、冲突的世界里面,没办法从根本解决事情的。
如何实际做到“载营魄抱一”?
第一,必须身、心对焦,活在当下。把东飘西漂的那一匹心猿意马拉回到当下来。
二,当在走路的时候,每个脚步左脚、右脚都要清楚觉察。这是觉醒过来体道、悟道很重要的第一步!这一步你踏得稳就迈出了成功的一步。这是让我们的生命跟天地连接、扎根;有根,你的生命才会成长,才会开花、结果。
三、日常生活、工作之中洗菜、切菜、炒菜、煮饭、吃饭、喝水,伸去要拿杯子的过程,都要很放松清楚觉察。包括把水送到口中、吞咽的过程,打字、搞卫生、在处理事情,都要清楚的知道。
四、把讲话的速度、频率降低,慢下来。进一步清楚觉察到自己讲话的每一字、每一句的内容、声调。这个很重要!自己如果没有清楚听到,别人就不太可能清楚听到。一般人很容易产生误解就在于这里,所以你讲的越快,别人对你的话误解得也会越多。
五、在讲话的时候,要真诚、真心。因为唯有真诚、真心,你的良心、道心才会逐渐地流露出来;才会感动别人;才会校正自己过去不好的心态。真诚真心,会穿透对方的心灵,他会听懂你的真正心弦。夫妻之间、亲子之间的冲突,都可以因为你的真诚、真心交流而化解。
六、“谣言止于智者”,因缘不成熟就不要讲。不要去伤害别人,不要口是心非,只要对众生、对对方无益的,我们就不要讲。耍心机或是去造谣、中伤、恶意攻击、批评别人,都是需要净化掉的。
七、用喜悦的心、感恩的心来做每一件事,这样每个当下都在跟众生结善缘、都在享受,你会愈快乐,而且慈悲心、爱心会不断地流露。所以,当你用爱心、感恩心、喜悦的心来做饭菜,这一餐饭里面就加入了很多正的能量、慈悲大爱的能量。
这种很简便的方法,就是让我们觉醒过来,体道、悟道很重要的关键。你把这一步做好了,就是迈向成功的一大步。
世心
2019/06/05 06:38:28认真学,认真做,早日觉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