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

不尚贤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
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「无为」,则无不治。

 

经文妙解

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

只要定出重要的位置出来,大家就要争。虽然表相上订出不同的阶位,但事实上都完全平等。大家要各尽其责,而不是要勾心斗角争到什么位置。

 

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

水晶、钻戒或是玻璃,大自然都平等对待。人类把它划分出高、贵之后,众生就会抢着要。

 

不见可欲,使民心不乱。

越注重物质欲贪越多,心就越乱,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。

 

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;

圣人:就是真正有智慧的解脱者。

虚其心:一方面要有惭愧心,一方面要懂得虚心学习。

实其腹:生活安定,而且有内涵、有智慧。

弱其志:是让一个人谦虚柔软、我慢越来越少。

强其骨:就是要有道骨、没有名利心、两袖清风。

 

常使民无知无欲,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

不要用那些世智辩聪、尔虞我诈,要淡薄各种欲望,能够知足感恩。只要真的有智慧,那些喜欢耍心机的人就不敢妄为。

 

为「无为」,则无不治。

一个人如果能够体会到大自然那种无我、无私的精神,默默地去奉献、默默地去做,事情就能够办得好。

 

智慧分享

老子告诉我们解决事情要从根本着手,而不是在支流末节上。每个人开发出良心,就是老子所讲的回归到“道”,佛家称它为佛心,儒家称它为本心。如果我们能够回归到清净本心,就能够了解生命实相,自然地那些贪心、嗔心、设计陷害、勾心斗角就会消失。

不要一看到“无为”,就认为是什么事情都不做,消极、悲观。“无为”是要了悟真理实相,体会整个天地无我无私的启示之后,体道、悟道而行道,效法天地无我无私默默回馈社会,发挥生命意义。

成长启示

知识不等于智慧。

很多人看《道德经》都会认为老子的教育“使民无知”,没有知识,好像是愚民政策,这是因为不能够了解老子的深意。事实上,老子是希望大家开启高等智慧。

从小到大从外面吸收学习的或是课本、师长告诉我们的一些观念知见,增加记忆理解过来的,这些属于知识。知识就像你在电脑里输入的很多资料,用的时候就可以调出来。

智慧不是外面累积进来的,智慧是来自于我们潜能的开发、启发,来自于我们的清净本心、良心。我们的高等心灵品质是潜藏、潜伏在深层心灵里面,把它启发出来,有的称为开悟,所以智慧是由内流露出来。

智慧是了悟真理实相之后,贪、瞋、痴、我慢的止息,大慈大悲善待一切众生,不用世间的世智辩聪、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。

举例来讲,就好像说你的IQ180,你的EQ未必及格。你很会背书,考试每次都第一名,但是你做人未必能够成功啊!头脑聪明但是未必会有智慧。很多人学了很多的知识,然后用他所学来的知识去设计陷害别人。所以要知道:知识不等于智慧。
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内容!

2 人评论 TO "第三章 长治久安之道"

  1. 回复

    2017/07/13 10:52:39

    很棒

  2. 回复

    世心

    2019/06/05 04:53:18

    知识不等于智慧,赞成,人生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靠储存的知识在运作,包括俺自己,需要开发“智慧”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