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
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
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
故失“道”而后“德”,失“德”而后“仁”,失“仁”而后“义”,失“义”而后“礼”。
夫“礼”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前识者,“道”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妙 解:
上等德行的人,不炫耀、不张扬自己有德。积阴德的人,才是真正有德的人。
下等德行的人,不忘宣扬自己有多大功德,有居功之心则无功,所以不会留下阴德。
上德之人,不会胡作非为,只是默默做许多利国利民之事,从不居功、不炫耀、无我无私、无所求。
下德之人口说无为、无我,却常用自我去运作,且会炫耀自己做了多少事。
心灵品质是上等仁的人,他会用自我去承担、做很多事,但不居功、不炫耀、没有傲慢之心。
很讲义气的人,他会努力积极去承担、做很多事,但会炫耀自己多能、多行、多棒。
很讲礼节、礼尚往来的人,他会积极做很多事,但如觉对方没平等对待、没礼尚往来,则会认为对方是不懂礼节的人,进而采取不友善的态度……把对方赶走。
心灵品质层次如下:保有源自道的清净心灵品质,这是宇宙最高级的心灵品质。失去了道,而后降为“德”的层次。失去了德,而后降为“仁”的层次。失去了仁,再降到讲“义”的层次。失去了义,才降到讲“礼”的层次。
人类的心灵品质下降到处处讲礼节、讲礼尚往来,表示社会的忠诚信用(由内而发)已经很薄弱了,表示社会已开始混乱了。
(注:高等心灵的人……自然由内而发的自觉、自我约束,不需要外来的规范;心灵层次降低后,失去自我约束能力,才需外在的礼仪、礼节来规范。再降低的心灵,具有野性,需要硬性的法律条文来规范。学习《道德经》就是要回复到人人本自具足的神圣心灵……道的心灵品质。)
很多人羡慕的“神通、特异功能”,对于道而言,那只是支流末节、雕虫小技,而且很容易让一个人不断膨胀自我,在不知不觉中种下许多将来会导致失败、痛苦的种子。
所以有胆识的大丈夫,不会随世俗人的价值观去追逐名利权势、特异功能;而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“体道 · 悟道 · 行道→与道合一”,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心、快乐、幸福、自在。
要了解什么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核心,什么是支流末节。不要舍本逐末,枉过一生。
益己
2018/04/01 15:36:58“很多人羡慕的“神通、特异功能”,对于道而言,那只是支流末节、雕虫小技,而且很容易让一个人不断膨胀自我,在不知不觉中种下许多将来会导致失败、痛苦的种子。
所以有胆识的大丈夫,不会随世俗人的价值观去追逐名利权势、特异功能;而会把生命的重心放在“体道 · 悟道 · 行道→与道合一”,如此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心、快乐、幸福、自在。”
这一路走来对此段感悟颇深!
徐景瑞
2019/10/06 11:17:02道德经,妙不可言。教会我们做人,怎么做人,怎么对待别人。这是我暂时的理解。我才刚刚读了十节。把没有读的补上。
徐景瑞
2019/10/07 10:41:22此段道德经,教你怎样做人。告诉人们什么样的人是有德之人。
祝明燕
2020/12/03 10:45:54道德教育,教会我们要怎么样做人,教会我们怎么和他人和睦相处,告诉我我们什么是有德之人。
祝明燕
2020/12/03 20:34:33要遵守大自然的法律不要去违背,万物皆有灵性,
关成梁
2020/12/13 10:38:30教育工程是人类史上的难点,唯有老子道德经才是治愈人类灵魂的良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