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

 

 “道”常无为,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无欲。无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

 

妙  解:

是顺其自然,不妄作非为;但大自然的化育,没有哪一样不是所化育。

国家高层领导人若能学、守、行道,则政风清廉、上行下效、世风祥和,万物各归其位、自然化育、自然风调雨顺。

如世风演化到人为造作过多、风气败坏,我会主张效法的特征特性……“无名·朴”来促进社会安定,协助百姓淡薄各种欲贪 ,返璞归真。

政府施政如能不长养众生欲贪,世风、民心就会渐渐安静下来,社会自然安定。

 

 
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内容!

2 人评论 TO "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"

  1. 回复

    无名

    2017/12/12 06:40:11

  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第一个之字忘读了

  2. 回复

    祝明燕

    2020/12/03 10:58:05

    《道德经》主要论述“道”与“德”:“道”不仅是宇宙之道、自然之道,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;“德”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,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、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。

    老子的本意,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,德是基础,道是德的升华。没有德的基础,为人处世、治家、治国,很可能都失败,就没有能力去“修道”。所以修“德”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,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;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、超脱的人生,这也缺“德”不可。《道德经》德经部分,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