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明智慧(聪明)的振动频率是400。这是思想、科学、医学、数学、物理学等领域卓越代表的层级。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,大政治家和伟大领袖(不是政客),都是这个能级。例如大家熟知的爱因斯坦、弗洛伊德。
振动频率是400的层级,把它翻译成智慧是不正确的。这里所要讲的,其实是所谓的世智辩聪,即一般人理解、羡慕的聪明才智。IQ很高,并不代表拥有高等的智慧。这些统统都是属于“术”的层次。“术”的层次,你可以通过慢慢地积累,来到出类拔萃,成为某个行业的顶尖人物。
这个能级人的缺点是:过于关注头脑和头脑所理解的知识的区分,太理性,偏重物质层次。有的专家就认为,人的左脑偏重逻辑、理性、数据、物质领域;右脑偏重感性、直觉、创造、艺术、心灵领域。如果一直强调物质层次,你就变成只是开发左脑而已,而右脑,创造、智慧方面,没有开发出来。
明智并不能让人走向真理。为什么世上顶尖的聪明人物没办法走向真理?因为注重聪明和知识本身,缺少对更高神性的感悟,这会成为通往更高能级的一个最大障碍。
这样的人,表面上很冷静、很理智,但是,他不会真正的开悟,不会走上真正的了解真理实相之路。因为他们的观念就是:你要说服我,一定要有数字、数据可以让我检验。你拿不出具体的数据让我参考,我就不信那一套。
但是他不知道,他被他的感官欺骗了。我们看得到的光,只是所有光波的一小部分;我们听得到的声音,也是整个音频里的一小部分;未显相的世界,是如此的浩瀚啊!
比如很多人认为:我亲眼所见,亲耳所听,一定是正确的!但他不知道,实相上他是把催眠、讨好的人,错认为是好人;而把那些唤醒他的人,错认为是坏人了。
当一个人欠缺感性,他的创造力就不会出来。太冷静、太理性,表面上看起来很好,但是要知道,那是自我把大脑控制得很严密。而这种情况之下,他那个单纯的、创造力的心灵却被抹杀掉了。他以为他看到的是真理,但那是偏颇的。比如近两百多年来,科学界都会发现什么定理、定律,但是隔了几十年之后,又被推翻掉。
用自我去发展的人,最高可以来到400的层次,没办法再提升了。除非他看到那个自我的问题,决心要归零、突破,要虚心学习。这就需要自我挑战。但是,伟大的科学家、心理学家,在世间赫赫有名、报章杂志都在吹捧的人,你要让他虚心学习,谈何容易啊!这就是他的瓶颈。
在我们的社会中,心灵层级来到400,算是用自我发展的一个最高峰。能超越这个能级的人凤毛麟角。老子讲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。放下世智辩聪,我是、我能、我慢、自负,他才会实现超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