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句话一点都不矛盾!
“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”,这是宇宙的法则。我们实际去看大自然,种菠菜就会长出菠菜;种苦瓜就会长出苦瓜。所以佛教讲十二缘起,“此有故彼有”,都是在讲因果。
再来,为什么六祖要我们来到“不思善、不思恶”?并不是宇宙中、世间没有是非、好坏、善恶,这是要破除一般人的习性,用自我的标准去界定是非、好坏、善恶。
一般人是活在自我的世界,然后用自我的标准:顺我则是,逆我则非!但是这个错误的心灵运作模式,一般人自己看不到。没有深厚的闻思基础,觉察不到自己的论断有问题。
比如家庭冲突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清官难断家务事,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从自我出发,认为自己有理,自己是对的,对方是错的。再来,酗酒的人,酒肉朋友是知音,对劝他戒酒的则会避而远之。其他方面我们可以以此类推。
为什么一般人一直活在忧、悲、恼、苦的世界?就是这样。所以释迦牟尼、老子讲归零,六祖讲“不思善、不思恶”,都是希望我们把那个很厉害、很聪明的自我放下。
这一关不容易做。但是我们生命要提升,就要练习着去做,练习着去自我挑战。你不练习去做,不练习去自我挑战,就会一直活在自我催眠的世界。这是世间法、出世间法的分水岭。
我常跟大家勉励,真的要把心量打开,要听得进逆耳忠言。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就是逆耳忠言。我们要常问问自己:当别人跟我们讲逆耳忠言的时候,我们听得进吗?
当我们真正觉醒过来,是、非、好、坏、善、恶、对、错,真的标准会跟以前大大不同,甚至180°相反。活在梦幻世界的时候,认为这个人是坏人、恶魔;觉醒过来才知道,他是自己生命中的贵人,伟大的天使、菩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