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心就是慈悲、大爱之心。它一升起,就是想利益众生,只做对众生有益的事情。纯净的慈心,无条件、无所求。不够纯净的慈心,有条件、有所求。一般社会人士的行善、布施,往往就是有条件、有所求。当然,有已经比没有好,再逐渐地净化、可以提升上来。
为什么慈心有时候会有,有时候会没有?我讲最深的,因为自身的清净本心还没有、流露出来,还处于用自我在修、在做,有为法的阶段。
如果不愿意为别人奉献、付出,很吝啬,或是充满嗔心,这是迷失得更严重的。这时候愿意用慈、悲、喜、舍来对治贪、嗔、痴,不错,慈心的观念熏习进来了,心量也会逐渐地打开。
但是有时候慈心能够流露出来,有时候挤也挤不出来。尤其是遇到跟自己那个自我想抓取的一面冲突的时候,什么叫慈心玩意儿,都把它抛掉了。
人没有经历过这些,没办法成长。在这个有为、有修、有学的过程,环境很重要!同参道友、良师益友非常重要!可以帮助我们加入更多的正能量,让我们在堕落的时候,可以提醒我们。
如果结交的是狗肉朋友,本来还有一点要向上的善心,很容易被人家一煽动、一拉就下去了。
再来,如果你真的能够净化、成长,来到无为、无学的阶段,慈悲心、爱心,都是自然地流露,不假任何造作。别人要污染,也绝对污染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