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背天道 灾祸来8』雾霾的成因之二(杭州千岛湖 201605)

进一步来探讨一般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一些原因。

1、不良的城市设计。我看到现在的城市设计,大片大片的新社区,都是“钢筋水泥密建筑,少树少草高耗能”。新城市竟然建成这个样子,每天消耗着太多的能源,而且又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全球的温室效应。

往往一个社区,一大片的楼房,容纳一两千户。这么多栋的房子中间,树木都砍光了。它盖好之后,当然会有一些绿化,但也只是点缀性地种几棵而已。像这样的环境,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建筑、硬化路面,而不留森林绿地,以后只会越来越炎热。炎热靠什么来解决?都是靠中央空调系统、靠冷气,而这些又都是高耗能的。

再来,大都市里面的楼房,都是注重外表设计、尽量不开窗户的。像用玻璃纤维把整栋大楼封闭起来的,就是不良的设计,都要耗费非常高的能源,因为几乎每一户都要用到空调系统。没有去考量怎么样绿色环保、节能减碳。

结果怎么样?几乎每个城市的周边都有火力发电厂在不断地燃烧,供应那些所谓的新社区。因为新社区的设计理念就是:“反正我有电、我有冷气机就好。”不知道这样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。温度快速上升,雾霾越来越严重。

2、不良的排水系统设计。水泥面的排水系统让雨水快速排掉,没办法渗入土中,导致地层无法得到水的补充,地下水渐渐地干涸、井水渐渐地枯竭了。清洁的地下水被抽干、得不到补充,而补充进去的竟然是那些被污染的废水!

为什么北方的地下水正在快速流失?因为都得不到补充啊!城市总是设法把水快速排掉。如果有一些积水,就认为是设计不良。结果越是国际大都市,排水系统越是所谓的齐全,也把珍贵的水资源快速地排掉、浪费掉了。

在北京,一般街道下面是水泥,上面再铺上柏油,雨水根本没办法渗透进去。再来,就算两侧的绿化带,很多是在硬化面上铺些土,种一些花。

在没硬化、纯粹是土的地方,绿化带比较窄是一回事,最重要的是它们的位置都比马路的路面还要高!这样城市里面下的雨水,没办法渗透到植物的根部、土壤里面,结果还要靠人工浇灌。把珍贵的水资源快速排掉,再靠人工花钱来浇灌。

从细节来看,城市里面的那些树,包括有些小草的花台,我们总是在周边做一个圈圈把它框起来,外边的水都流不进去。好像城市弄得很干净、很好,问题是很珍贵的雨水,都没办法补充进入地层里面。人类所谓科技化的管理、设计,阻碍了大自然的水循环。那些大树得不到雨水的补充,要存活只能够继续向下扎深根,吸取更深地层里面的水,我们的地下水怎能不越来越快干掉?

在路的旁边,那些水桶盖就是要快速排水的。下面都有水沟,水沟都是用水泥砌成的,也为了快速排水。所以你看,一个大城市就是这样把珍贵的水资源排掉的。如果你住的附近有大城市,那个地方的水位就会下降,消失得很快。

3、超抽地下水,让水位快速的下降。因为不良的城市设计让地下水没办法得到补充,而人类又在不断地抽取地下水,导致我们的地下水不断地快速在下降。本来村庄路面上就可以直接摇上水来,现在不行了,井水逐渐地枯竭了。

地表干燥,植物更不容易生存,沙尘跟雾霾更严重。为什么北方地区,东北、华北的雾霾跟沙尘暴越来越严重?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。

非洲干旱缺水的时候,本来出泉水的地方,现在也都渐渐干了,硬在井底抠出一些泥水,那个水能喝吗?但是却要用养育他们的生命啊!

4、破坏森林。在中原地区,一个五十几岁的和我讲:以前这里有瀑布、有流水,小时候常到山上玩。但是三四十年下来,树被砍光了,流水也消失了,变成了荒山。没有树林,就没办法保存水分,整个生态环境只会更干、更恶劣。

再来,还有大财团去收购大批的林地,然后一把火烧掉,以快速取得大批的土地,用来搞赚钱的畜牧业、种植业,或是盖什么高尔夫球场。

在澳洲的一个城市郊区,本来都是森林,但人类为了发展畜牧业,为了喝更多的牛奶,穿更多的羊毛衣、羊绒,吃更多的肉类,就把大片的森林砍伐掉做牧场。

在东北,因为人口越来越多,冬天除了煮三餐之外,还要保温,所以都是不断地去砍伐树木。像那些稻草、玉米杆、麦秆,本来可以当燃料,但他们觉得收集起来太麻烦,结果就地一把火烧掉了!

人类很多的观念就是这样贪便宜、省力,把可利用的资源都浪费掉了,却去不负责任地砍树。树是你自己种的还好啊,往往砍的都不是自己种的。

5、用高耗能的方式在运作,破坏了大自然的良性循环,所以当全球温度越升高,森林大火的发生概率就在增大。高温时,风摇曳着树叶、树枝,彼此摩擦,就像钻木取火一样,而很多树木的油分又比较高,当它摩擦到一定程度,就会点燃。

有感于此,我常想:我没办法对地球母亲做更多的贡献,至少可以减少一份能源消耗,减少一份对地球的污染破坏吧。
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