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 无为又能无不为

 

 「道」常无为,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无名之朴,夫亦将无欲。无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

 

经文妙解

「道」常无为,而无不为。

“道”,就是宇宙的本体及大自然。无为,不是什么都不做,而是积极去做却没有自私、自利。就像太阳,看起来没有做什么工作,好像无为,他也不会跟你强调:“我很行、我很厉害、我在做很多的工作。”但是,太阳发挥出来的功效却是利益地球非常多的生命。别人不知不觉,也无所谓;没有任何掌声,也无所谓,只要对大众有益的就默默去做—无不为。

 

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

“侯王”就是那些高官。当领导的如果有“春风化雨”的德行,能够守住“无为又无不为”的精神来治国、爱民的话,百姓会懂得自我珍惜、爱护,自动自发遵守规约,社会就好治理,会安定、和谐。

 

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

如果在治理的过程,假如有些人比较叛逆,要呈现“我很行、我很厉害”或是胡作非为。我们应该要引导他体悟“道”,回到“道”的精神特征、特性—“无名之朴”。

 

无名之朴,夫亦将无欲。

如果体会到大自然的无我无私以及对我们的恩德,你就能无欲。“无欲”是能够知恩、感恩、知足,在做各种事情的当下没有我慢、没有主宰欲,心能够平静、宁静。

 

无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

要协助百姓体会“道”展现出来的不争名、不求利,实实在在、朴素的精神;不是去鼓励百姓大量地消费,要引导百姓来到安居乐业,过着心灵品质非常高的生活,又不会浪费很多资源—无欲以静。

百姓的心灵品质越高,社会就越安定、和谐,这个世界就非常好管理—“天下将自定”。

 

智慧分享

无为在《道德经》里面是非常深的部分,一般人真的不太容易了解,很多人误解变成消极、悲观、逃避,为他的懒惰、懈怠、消极找很好的借口:“老子讲无为嘛,什么都不用做啊。”一个人如果能够来到真正“无为”的境界,是要来到接近于“道”,更进一步就是与“道”合一。能够“无为”,你才会真正“无不为”。有自我就会有自私。自我、自私,就会要展现“我很行、我很厉害,我要透过很多的作为来证明我的存在、我的重要”。只要有“自我”,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很难来到“无为”的境界。所以“无为”讲的是来到非常高的心灵品质—无我无私。

 

成长启示

详解“无为”的深意。

1.“无为”讲的是内在的心灵品质。没有自我、没有私心、不争功、不争名、不争利、不张扬、不显示自己,所以别人就看不到他的重要,看不到他的存在。很多方面他是默默地在做,他做了,你也不知道他在做。一般众生的行善、布施,都是属于一种“阳德”;而整个大自然利益众生默默地在造福人类,众生不容易觉察就以为大自然没有在做什么,这就是一种“无为”,它是展现出一种“阴德”。

例如太阳和某大师,这个大师有什么神通、什么感应。所以,很多人都觉得他很厉害,就一直在那里恭敬、跪拜,因为很容易看到他的作为。但是真正的太阳神阿波罗每天默默地燃烧自己,给所有众生、动物、植物光明和能源,包括也给这个大师整个生命的能源,但是众生看不到。因为大师很会讲啊,所以众生很容易看到“有为”;但是太阳不吭声、不讲话,它默默做,也不争功、不争名、不争利,有也好,没有也好。所以,你看不到太阳的那一种“无为,无不为”。

2.“无为”就是:损人害己的事情绝对不去做,争名夺利、勾心斗角的事情能少就少、能够不要就不要。

“无不为”就是:只要对人民、对社会、对国家有益的事情,默默去做不推辞。在做的过程,又是用崇高的心灵、心态在做,把天下苍生摆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,所考量的就是为大众、为社会、为整体。所以,没有自私之心,把个人的得失、名利都抛在一边,做什么事情都是为苍生在考量。

一般人做什么事情稍有成就后,就认为:“我很厉害,证明我有实力、我有能力、我有才华”,都会炫耀、洋洋得意。所以,你的作为是有目的、有我、有为的。如果让你列出你生命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?很多人会列出:“老婆、老公、金银财宝、权势、地位……”但很少人会列到:“空气是对我不可少的”。

空气在我们很多人的心目中觉得没什么重要,但是,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少得了她的默默奉献而能存活—“无不为”。“无不为”是在一般人不以为然,不重视、或是忽略的情况之下,默默地做出真正实质的意义利益一切生命。别人不知不觉无所谓,没有任何掌声也无所谓,只要对大众有益的就默默去做。

3.“无为”的观念是这样:没有必要的我们就不要去扰民。没有必要的我们就不要去做。如果百姓有痛苦,我们要协助百姓把这个痛苦去除掉。解决事情的方式是让这个事情能够越来越单纯化。所以,“无为”是让各种事情能够渐渐地朝向少事、来到没事。而不是说用我们的自我意识去解决,结果越解决事情越复杂。

4.一个人如果能够来到真正“无为”的境界,就是来到接近于“道”,更进一步就是与“道”合一。能够“无为”,你才会真正“无不为”。

“无为”是超越一般的逻辑观、哲学观,所以必须用心灵来学,要超越语言、文字,去看实相,才会体会到“无为”而又“无不为”。


如果您喜欢本站,可以点击收藏本站或者设为首页,方便您阅读本站内容!